讲座心得模板精选7篇-kok全站登录

| 新华0

讲座心得模板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讲座心得模板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讲座心得模板精选7篇】,供你选择借鉴。

讲座心得模板篇1

x月x号下午,我在_x聆听了_x顾校长的讲话,我被顾校长幽默风趣的语言感染的同时陷入了思考: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每天为了学生成绩而忙忙碌碌、生气上火,这一切到底有没有意义呢?我们是在培养考试机器,还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是培养成绩优秀的人还是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我想:我们要关注生命。 人只有一次生命,生命的重要性在于它的不可重复性。人有了生命并不意味着一定有生命的质量。譬如,白痴与植物人。人的生命意义在于提升其生命的质量。人类发展史已经表明,生命质量的提升与优质教育成正比。优质教育是对每一个生命个体充满终极关爱的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

教育,不仅要使我们的教育对象认识生活的意义,而且要教会他们如何设计生活,使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不仅要使我们的教育对象理解生命的价值,而且要教会他们如何珍惜生命,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

日本学者池田大作认为:“现代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这是可悲的事情。这种风气带来了两个弊病,一是学问成了政治和经济的工具,失掉了本身应有的主动性,因而也失去了尊严性;另一个是认为惟有实利的知识和技术才有价值,所以作这种学问的人都成了知识的奴隶,由此产生的结果是人类尊严的丧失。”

我们要关注生活。教育的现实关怀在于回归生活世界,培养在生活世界中会生存的人。

德国杰出的思想家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是直观的、具体的、现实的和历史的,因而也是丰富的,它给人以感性的生存基础。人们在“生活世界”中进行着生动的、充满“人格主义态度”的交往,因而也是目的、意义和价值的源泉。在生活世界中,人通过对现实世界的直接感知获得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这种直接的知识逐步典型化,就形成了生活世界的概念,这些观念经概念化和体系化,产生科学理论。

强调回归生活,是因为在现代人(尤其是学生)的生长家园中,“生活世界”被严重地剥离了,“科学世界”成了人唯一的生长家园。学校教育重返生活世界,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确立一种新的教育生态观,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关系到对世纪教育的成败与人类自身的命运。科学世界是我们进修理性的“营地”,我们建在异乡的家园;生活世界是我们故乡的家园,我们最根本意义上的“家”,我们生命的根。既然生活世界对于人的生长、人的发展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么,作为培养人的教育、作为教育核心的课程,回归生活世界也就成为必然。

“不通过各样生活形式,或者不通过那些本身就值得生活的生活形式来实现的教育,对于真正的现实总是贫乏的代替物,结果形成呆板而死气沉沉的局面。学校作为一种制度,应当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一个雏形是状态。现实是如此复杂,以致儿童不可能同它接触而不致陷入迷乱;他不是被正在进行的那些活动的多样性所淹没,以致失去自己有条不紊的反应能力,便是被各种不同的活动所刺激,以致他的能力过早地被发动,致使他的教育不适当地偏于一面或者陷于解体。” 远离自然、远离社会、远离生活的教育,自然也就远离教育的本来轨道。

教育,应该让生活更美好。

讲座心得模板篇2

其实说实话,说教学目标要从三维到核心素养,我并不太明白什么是核心素养,知道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学习能力等,个人理解就是培养学生在学习上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有思维的个体。听核心素养这个讲座,我体会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1.关于思维导图,其实说白了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知识框架,区别在于别人每天在做,而自己几乎不做,小事天天做方见成效,这是接下来我上课要采取的一个重要技巧,每节课都给学生或让学生自己构建本节课思维导图,使学生学习知识系统化。

2.要做一个学习型的老师,前卫的老师,跟上时代脚步的老师,局限于当前的教学水平,很快就会被淘汰,拿核心素养这个词来说,中国教育已开始朝这个方向发展。可我昨天才第一次听说,说明自己水平与社会发展已有脱节现象,接下来要拿取外出学习机会,听更多名师讲座或课程。

3.做一个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教师,不盲目地照搬,模仿,要想一个新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起作用。首先该教学方法一定得能够使自己的学生适应,所有任何新的方法都得结合学生的学情,学生能够消化,吸收次教学方法,才能算是成功,把握学生学情才是关键。

4.做一个有激情的老师,还是相信不是知识渊博就能教出优秀学生,只有自己被学生从内心所接纳,愿意听从老师的教导,学生成绩才能有所提高。

关于少讲多练,精讲学案这一块,我觉得我们学校目前做的还可以,不过仍需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学生自身依赖性还是太强。总之,要当一个出色的老师不容易,自身发展是关键,要不一个落后的、跟不上社会步伐的老师很难教材优秀的学生。

讲座心得模板篇3

翟鸿燊教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倡导者和传播者,国学应用大师、书道家、演讲家、国际tat(思考力、行动力、表达力)学术体系创始人。

我听了国学大师的精彩演讲,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大师所说的“醍醐灌顶”。 翟鸿燊大师将国学中的精髓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应用于生活,贯穿于生活;给我们讲了许多我们本应熟悉的道理,可是说“一语点醒梦中人”。

比如说,佛家道家儒家的思想强调培养人的心性,修好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了正确的利他思想和博爱胸怀才可能有大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个人能做到这样,那生命就是有意义的。

翟鸿燊大师的一些话深深的震撼了我,“要学会赚钱而不是挣钱”,“花钱三不眨眼”,“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仁义礼智信”,“道字里有天地,有自我,还有行动”, “爱不能把心给简化了”。。。。。。多么简单而又富有哲理的话阿!

听了这一次讲座,虽不是亲身临近,但也胜似身临其境。其中许多话,都引起了我的深深思索,让我从中受益颇多。

“色难”,相由心生。这是沟通的最基本的一件事:要时刻将微笑挂在脸上;因为相由心生,心中所想,是高兴还是苦闷,从我们的面部表情能反映得一览无余;“人际沟通最忌讳的就是一脸死相”。

中国传统文化与大乘智慧的实践者和传播者——翟教授一直怀着强烈的民族心和使命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的研究,在融会国际各种极具代表性的哲学主流、营销理论后,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针对管理科学、决策科学、人才培养、市场营销、企业团队等方面提出一整套独到的kok手机网页版登录官网的解决方案,并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

翟鸿燊教授所研发的著名“tat(思考力·行动力·表达力)”课程,已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美国国家大学等知名院校的mba、emba、dba、卓越领导力项目等研修班中倍受欢迎。他把中国5000多年的儒家文化吃透了,用我们先人的智慧去认识当今的社会,可谓如鱼得水。可见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好东西是不会过时的。

这次讲座还让我明白的“改变”的力量,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改变,从改变中提升自己,从改变中让自己得以成长。《易经》中讲“三易”:简易、变易、不易。其中就讲到了“变”的智慧和力量。这些理论可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业、修养、性情,以一种不愠不怒的平常心态对待自已的人生,在保持一种淡泊以致辞远的态度去积极探索美好人生。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范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平时应该多思考人生,多想想自己为父母做了什么,为家庭做了什么,为朋友做了什么,为整个社会做了什么。以严格的要求修身,以博大的胸怀为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讲座心得模板篇4

有幸从如皋作协主席季健先生那儿得知作家丁捷在南通文联艺术活动中心讲座《文学的至欢至爱》,我先生开车陪我偕同作协的朋友汪小琴届时到达。南通城坐落在长江边的沙洲上,自古沟河池塘众多,水流丰富。经过现代的治理疏浚、岸边绿地规划建设,完整的的护城河更是宛若一串灿烂的明珠,使有“近代第一城”美誉的通城平增几分漂浮在水上的灵秀和浪漫。初秋天气,蓝天白云,绿树碧水,建筑道路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一切都是那么清爽而明晰。文联活动中心在老城的东南隅,南边紧邻文峰公园,西边院墙外就是文峰塔,建筑古色古香,两进庭院。讲座会场就在后院,院内是一个大水池,有小亭一座,红鱼成群游戏其间。对丁捷作家其人其作我已略知一些的。几个月前他在如皋做过一个讲座的,也读过他一些作品。但这次听讲依然吸引我全神贯注听完,两个多小时仿佛仅是一瞬。讲座的主题是“文学的至欢至爱”,讲座的方式依然是漫谈式的,从容而娓娓道来,偶尔说到激情处说出几个“粗放”的词汇,让人身同感受他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处的默契。

回来后再三回味、思考时有一种非常想和别人分享的需要。简单总结一下我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思考到了什么?文学的至欢至爱,我认为完整的表述是文学反映或表达的人的至欢至爱。诚如丁捷所言文学就是对人的生活和心灵、精神的反映。但丁捷认为他所说的至欢至爱不是指或者说不仅仅是指人的生理和情感上的至欢至爱,而是心灵的、精神的、乃至灵魂的至欢至爱。他以为文学作品尤其小说,有一类是对社会性的反映,这类作品是现实主义的作品,包括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另一类是对人性的反映。他认为后者比前者更伟大、更优秀。因为此,他评价《金瓶梅》比《红楼梦》更伟大、更优秀。我认同他对金瓶梅意义的评价,我没有能力或者说我还不敢判断谁更优秀、更伟大,但我认同他对反映人性这类小说的肯定和高度评价,也佩服他对金瓶梅的高度评价的勇气。联系自己创作的《亢奋》和《依偎》,丁捷认为,《红楼梦》、《亢奋》这样的小说是对社会、世俗生活的反映,而《金瓶梅》、《依偎》这类小说是对人性的深度挖掘和体现。后者的写作比前者要难、深刻。为了更好地说明什么事“至欢至爱”,他介绍了日本作家杜边醇一的小说,对这位情爱大师的作品进行了解读。杜边醇一的小说里男女主人公都是“边性边爱”,最终死于性爱。他举例一部小说中男女在性爱的最幸福时刻双双服毒死亡。我没有看过这些小说,此前也不曾听说过这个作家。

但听到这里我也深深地震撼了!殉情,国内外自古有之。往往是遇到阻挠爱情不能顺利进行情况下的男女行为。丁捷讲述在这部小说里男女之间的爱情发展并没有明显的障碍,他们是为了“终极之爱”殉情的。他以为这就是至欢至爱,这种爱爱到极致就是死亡。我个人认为至欢至爱的终极是死亡,是可以理解的。在西方的关于人的起源的神话里就将女人说成是男人的一根肋骨,也就是说女人是男人的一部分。于是男人和女人总是要寻觅彼此的另一半,那么爱情就是两个个体得以结合的途径,所以爱情是如此的重要和必须。没有爱情,个体的男人或女人是孤独的、不完整的。性爱则是拥有了爱情的男女表达爱最基础、也是最理想、最高形式,因此是必须的!在性爱中个体的人从肉体到灵魂都不再孤单,得到了深入心灵的温暖和满足,两个个体达到完全的统一和圆融。这就是“极致”!但,这样的合和是短暂的、有限的,很快身体要在空间上必然地分离,心灵、精神也无法保持着完全高度的契合,追求极致之爱的心灵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完美的他们选择了死亡!他们以为他们在那一刻,在极度的欢愉中、极度的圆融中死去,他们就得以永远的从身体到灵魂都不分离、都圆融在一个整体了。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的“道”。道家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无”,是涵生万有、一点真阳存在其中的无,由此,就有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天地万物、花花大世界。但这所有的万物其运行、发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最终都依然归于“无”——那个创生“有”的无。而且道家认为,这宇宙万物的存在是周而复始的“常”,是动而和谐的“静”。认为死亡是生命的另一个形态,是对“生”而老去的一个安顿。因此庄子说“生死一条”,面对妻子的死亡鼓盆而歌。从道家的哲学观去看上述终极之爱的死亡,就不难理解了,因为在我们以为是“死亡”或名之曰“死亡”的事实上他们也许理解为他们的独自的生命从此结合了,转换成新的形式存在了。不管是西方宗教中的天国,还是中国道家中的虚无,在我看来都是人对自己的今生之后的安顿。

至于所谓的“死亡”,不过是一张通往那安顿处的门票而已(外国的神父、牧师们对频死之人的祈祷仪式等就是来送门票的使者哈哈)。有何值得惊惧和痛苦的呢?所以,对死亡的体验是对“活”的最高、最深刻的体验。当然,我所说的“死亡的体验”是指死亡的过程中的体验,而不是“死”的那个结果。从广义上说,人自出生存在那一刻起就是不断靠近死亡的过程,所以广义的对死亡的体验,也可说成是对“生”的体验——对整个人生的欢爱痛苦的体验。狭隘的死亡指的是明显的肉体发生根本性变化的那一刻或一段时间。丁捷还谈到宗教对人类对死亡产生的恐惧和痛苦的安抚作用。他解析了《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奴隶主的十二三岁的小女儿和奴隶汤姆的死前因宗教而产生的对痛苦的解脱。我认为其宗教之所以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本质是因为宗教的信仰让人产生了不同于爱情的另外一种爱——对他人的爱,对上帝以及诸神的爱也是“爱他”的一种。丁捷作家特别向大家推荐《香水》——一部德国作家的小说。我没有读过。小说中一个杀人许多、罪恶累累杀人犯再被公决时从怀中拿出了自制的香水,打开后迅速地使原本群情激奋、声讨怒骂他是杀人魔头罪该万死的观众安静了下来,对他不再怨恨,甚至是顶礼膜拜的崇拜和热爱。那么这个神奇的“香水”是什么呢?原来是他杀死26个少女、用她们的肉体不断实验、提取制造的。

这是一个虚幻的故事。但作者旨在说明用美丽、善良、纯洁无暇少女之身做成的香水代表着美好和爱,是爱让人从死亡的恐惧和痛苦的窘境中解脱。因此,我理解的丁捷的这个讲座,是他通过对自己和他人小说的解析、点评,揭示、说明文学对人性中爱的至欢至痛的表现。在讲座之始,丁捷就说本来讲座的名称还有一个——就是至欢至痛,主办方认为还是轻松点叫“至欢至爱”吧。但“欢”是离不开“痛”的,他说讲这个主题还是绕不开一个“痛”字。他举例说,生活中我们一形容高兴极了就说成“高兴死了”,表述快乐到极点就说“欲仙欲死”。说到这里,讲堂里发出会意的笑声。对此,我还是喜欢用古典哲学去解读。《周易》讲否极泰来、亢龙有悔,说的就是阴阳转化,一物两面。人生的痛苦和快乐正是如此,二者何曾为须臾离开过,至欢至痛的那个临界点就是欲仙欲死啊!都是对现在的超越和解脱。讲座最后,丁捷勉励大家,爱是灵魂的发现自己。我们唯有爱,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温暖、更美好,才能赋予我们的人生以意义。这个讲座与我的意义在于:在这样书香清雅的地方,听灵魂作家丁捷漫谈“文学的至欢至爱”,学习让心灵深度体验人生的欢乐和苦痛,最终圆融于平实的世俗的生活。

讲座心得模板篇5

为提升青岛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师的业务技能和专业素养,2021年5月29日在城阳区第二实验中学举行青岛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师培训会。参加到会的有各区市体育与健康学科教研员、青岛市高初小体育与健康学科中心组成员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市内各局属及相关民办学校体育与健康学科教研组长、骨干教师、青岛市体育与健康学科骨干教师研修班及青年教师培训班全体成员一共700多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青岛市教研员卢众老师主持了讲座始终。

讲座开始之前,青岛市教研员卢众老师主持并致欢迎辞,热烈欢迎汪晓赞教授。汪晓赞教授为华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组核心成员,访美学者,多年来从事课程改革和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实践,致力于我国体育课程改革事业。她激情洋溢地为青岛的全体体育骨干教师们作了题为《体育教学与健康促进的多元途径探索—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的精彩讲座。

汪教授的讲座在幽默中见真知,她举了许多生活中的实例,并结合她多年的实践研究讲来,让我们的教育理念和素养又一次得到提高。在一天的的精彩讲座中,汪教授围绕现在孩子们的健康问题,家庭教育父母参加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孩子体能与学习成员之间的关系,国外优秀体育课程模式,国外体育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的优秀经验,一种完整的体育教学理论——体育教学风格频谱理论的启示,创建“活力校园”以及对翻转课堂、幕课、微运动的具体讲解和做法……汪教授的讲述生动、有趣,并对中国体育课程和国外体育课程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分析,使广大教师们了解到了国外体育课程的内容、课程设置等内容,开扩了眼界,为今后体育教学工作中创新思维开展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其先进的课程理念、科学的课程管理模式、贴近学生情感体验的教学内容、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体系、广泛的一线体育教学研究基础及其对青少年学生健康发展所能产生的积极效应等,令在座的青岛地区的全体骨干老师耳目一新。

汪教授强调,体育课在教会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应传播体育文化、渗透体育精神。让体育教师反思“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并通过大量图片、资料、微视频阐述了运动对于孩子们的重要性,要让体育运动入侵到文化课中,简述brain break 的积极意义,运用或者自己能够创造微运动视频,让孩子们快乐地运动,养成快乐锻炼的好习惯.在老师们听讲座有点疲乏的时候,适时穿插了3分钟微运动视频,所有骨干教师们积极参与演示,热情高涨,顿时调节了沉闷的氛围,增加了对讲座的积极性和专注性,整场讲座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引人入胜又发人深思,让骨干教师们受益匪浅。在讲座的最后,汪教授与广大教师进行了亲切交流。汪晓赞教授的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讲座结束后,市教研员卢老师主持,对汪晓赞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了感谢,他希望各位老师能够从讲座中汲取营养,厚积薄发,踏实努力地加强自己的教学与科研能力。大家表示这样的讲座拓宽了教师们教学科研的视野,提升了教师们在今后教学科研工作中的创新意识。

此次培训是高效的,对一线的体育教师们具有切合实际的指导,专家身上体现的激情、专业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学习再学习,在面对面地接触与交流中,让我们一次次地感受着专家们的人格魅力,除了知识、理论,更得到了精神层面的升华!

总之,这次培训让我学到了很多方面的知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努力把这次培训中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努力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讲座心得模板篇6

“受不得屈,做不成事,受得了委屈才能做成事,成熟从不抱怨开始.”听盛老师的讲座,总是让人感触很深.

5月11日,党委宣传部的盛晓明老师为我们做了一场有关于《新闻写作》的讲座.讲座中,他结合自己从事新闻写作工作的经历,讲了自己的一些体会. 他说“做好宣传工作,责任非常重要,同学们要有敢担当的品质和勇气,同时更要有担当的能力”.是啊,我们的校训便是“志存高远,责任为先”,一个人没有一点责任心,能做成什么事呢?将来我们终究是要走向社会的,我们不仅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更要扛起伟大民族复兴的重担,如果大家都没有一点责任心,那么我们民族的前途又将在何方?

盛老师其次谈到了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闻写作中,创新就是要凸显特色,有特色的东西才有生命力.是啊,何止新闻写作如此,我们做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要时常问一下自己,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以贡献求支持,以创新谋发展,以特色争优势”,这不仅仅应该是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更应成为指导我们每个人成长成才的信条.

当谈到奉献时,盛老师希望我们有大局意识,不要去抱怨.是啊,抱怨有什么用,我们抱怨的时候恰恰突显了自己的无能.当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或者各种各样的困难时,我们首先应当去反思自己,改进我们自身的不足,借机去提升自己.巴尔扎克说“困难对于天才是垫脚石,对于懦弱者却是万丈深渊”,不错,成功者在危机中看到的是机遇,而失败者感觉到到的则是绝望.

我们要有归零意识,《圣经》上说“上帝要先让谁灭亡,首先先让谁狂妄”,这话一点不假.由归零意识我想到了中国晚清历史上的一位完人――曾国藩.曾国藩能够淡看得失,懂得方圆之术,进退之道.所以才能免于“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命运,而清代的另一位重臣年羹尧则不晓得此理,为人太过狂妄,连皇上也不看在眼里,最终引来了杀身之祸,所以我们为人一定要谦卑谨慎,不能太过张狂.无论我们取得了怎样的成绩,我们都要明白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运转,我们不要做历史上的跳梁小丑,搞一出出滑稽的闹剧,贻笑于后世.我们要懂得我们之所以取得了一点成绩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所以我

们要懂得团结与合作,懂得去感恩,感恩那些给了我们发展平台的老师和同学.

“有时候阻抑你前进脚步的恰恰是你已所取得的成绩”,这句话真如醍醐灌顶,让人恍然大悟.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太去凸显自己个人的功劳和成绩,要懂得合作,懂得将机会让给更多的人,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更多的朋友,我们各方面的工作也才能够得以更加顺利的开展.个人能力再强,如果人际关系四面楚歌,那也取得不了什么大的成绩,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我们需要借助于外力.而借助于外力的前提首先就是要学会吃亏,吃亏是福,只有敢于吃亏的人才能赢得更多人的喜欢,也才能拥有更多的机会,这也就是傻人有傻福,大智若愚的原因吧!

讲座中,盛老师还生动地为我们讲了很多有关于新闻写作的具体方法和技巧,但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他讲述的那些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些必将成为我们这些青马学员的一笔财富,而使我们终身受益!

讲座心得模板篇7

_x老师结合自己从河北农村走进北京、走进北大的经历,深入浅出的让家长们明白“家风决定命运,习惯决定人生”、“家庭教育绝不仅仅是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家长的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一架飞机的两翼!学生成绩之间的差别是家庭教育的差别;每一位优秀孩子的身后至少有一位优秀的家长。”、“家长一定培养孩子要有高尚的追求”等道理。李世杰老师通过研究领袖人物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强调要在学习中养成100分的一流人才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通过培养习惯,引导学生成为一流学生中考时考上一流高中、高考时考上一流大学。李世杰老师还与家长进行了互动交流,回答了关于教育子女、陪伴孩子的问题,使家长们深深地感受到对孩子的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生涯课。而这门课程是需要全方位重视和成长的。作为一名家长、一所学校甚至整个社会对下一代的培养都应该有一种责任心和关注度。而我们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一言一行更是深刻地影响着孩子,作为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并不是有了高学历、有了好工作你就一定是一个合格的父母,我们做家长的要时刻学习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引导好孩子,如何教育好孩子,如何培养好孩子。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每个家庭都会有的问题: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呢?我们中国的父母有一个很大的通病就是责备和惩罚。而且责备的话语往往非常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惩罚的内容也并不是和孩子犯的错有任何关联。比如经常会有家长说:“你看你怎么这么不小心?你怎么每次都这样粗心?不许吃饭了。”这样的话语是最伤害孩子的,也是乱贴标签的一种倾向。孩子如果常常被这样的话语评价批评的话,就会没有了自信心,总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所以说话的技巧很重要,引导的方向更重要。我们面对孩子做错事的时候首先要记住我们是希望他更好更优秀,所以千万不能人身攻击。教育专家提出这样的建议:“孩子,刚才发生了什么?你很伤心很难过对吗?你觉得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事情发生?让孩子思考后想出解决方法,并让他认识到这样的后果是不好的,充分让他认识到自己失误的原因即可。而并不是让他感受到自己任何事情都做得很糟糕”。因此语言环境造就孩子良好的身心健康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父母应该有颗平常心,父母心态如何,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凡是心态好的父母,身边就会有一个快乐的孩子;心态不好的父母,身边就会有一个障碍的孩子。无论孩子做出了什么样的错事,考出了什么样的糟糕成绩,作为家长都应该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是爱自己的。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下长大,总有一天孩子会学会感恩,学会为了报答而努力奋斗,成为高情商的人才。

作为家长,不可以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作比较,别让虚荣心害孩子,别让补偿心代替了自己的平常心,给孩子勇气,给他们自己的天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应该有他独立的空间,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自由并不代表放纵。我们不能帮孩子一辈子,陪孩子一辈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留给孩子金钱、住房、汽车等等财富,不如教给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内力的发展,这样才能让他们受益一生。

我们的孩子出生在新世纪,作为新世纪的父母也应该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让孩子能够学习掌握探知手段和能力。更应该创造让孩子们亲自去体验社会,探索世界的优良环境。

299913
网站地图